原因是...
1.你買到的房子,你根本不知道會不會賺!
以長期來說,的確,房價基本上是上揚的。
但你為何要做一個超長期的投資,而且還是不知道獲利的狀況下
最後都是以存錢的觀念來看待這件事情~
而短期的上漲,會讓你誤以為自己很會投資房地產,甚至多買一間
遇到景氣不好的時候,這些物件就會讓你感覺到想跳樓了
2.省下來的購屋金,可以拿來做更多的投資與課程學習
一開始還不回投資資產沒關係、投資自己永遠不吃虧
長期下來隱形的獲益,會比你的房地產菜籃族投資法來的效益大
而懂投資的人在沒有還貸款壓力下,更能做好投資,更能好好運用現金
但受到華人固有有土斯有財的思維影響
大家都希望有一個自己的家
大家都會認為與其繳租金,不如繳房貸
大家都會認為,這是一種強迫儲蓄的方式
但思考一下,這樣真的對你最好嗎?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學習財商,無料分享與討論財商知識
歡迎加入小編群的lineID: @youshouldberich
或手機點擊連結加入: https://goo.gl/J3DdrL
部落格: http://willberich2.blogspot.tw/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(原文網誌: http://wealth.businessweekly.com.tw/GArticle.aspx?id=ARTL000039670&p=3)
作者: 廖義榮
購屋在個人與家庭的財務都是一項重大計劃,多數人可能都是貸款買屋,而貸款年期一般是20年或更久,房貸支出可能造成家庭沉重的負擔。一般家庭財務資源都是有限的,但人生不會只有購屋這個財務目標,可能還需要準備子女教育基金、退休規劃等。假設你因為買房子把所有財務資源都用上,再也不能做其他財務目標的規劃,這樣的購屋決策就不是一個好決定,所以在買屋前最好經過審慎的評估。
1.房貸最好不要超過總收入的1/3,以免影響生活品質
我曾提出一個5122支出比例原則,個人或家庭支出可分幾大類,以此做為支出管控:一是日常生活開銷(房租、水電、伙食等),二是年度支出費用(例如壽險、產險的年度保險費用),三是財務上優先的儲蓄投資(這部分金額是你從收入中提撥固定比例的金額,來做儲蓄或投資以達成以後的財務目標),四是生活品質上的開銷,如你用在健身中心的費用、在嗜好興趣的開銷、外出用餐、購買3C產品等,這四個項目可用5122原則來分配(日常開銷50%,年度費用10%,儲蓄投資20% ,生活品質開銷20%),但實際比例還是要依個別狀況調整。
舉例:如果房貸支出已佔你的年收入40%,這時可能儲蓄投資與生活品質上的開銷都必須犧牲掉。你將沒有辦法準備其他財務目標,萬一工作、健康方面有所變化,如失業、生病住院產生醫療費用,可能因此繳不起房貸或節衣縮食,日子將毫無生活品質可言。
2.房屋貸款是否佔用了你的財務資源,讓你無法再做其他財務目標的準備?
若是這樣,到退休時你可能會發現自己窮到只剩下變賣不易、屋齡已有幾十年的房子。而繳清房貸已是20年後的事,那時要再做其他準備,要付出更多的成本。以在退休時存到1,000萬為例,同樣在5%報酬率下,用15年時間準備比與用30年時間,每月要投資的金額多出2倍多,若報酬率再增至8%,30年時間每月須投資金額只有15年的不到1/4了:
因此在購屋前最好仔細評估:付貸款的同時,是否還可以做其他財務目標的規劃?在財務目標的優先順序與財務資源的分配上,要能夠取得平衡,否則將會顧此失彼。
3.另類思考:以租屋代替購屋
現在買的中古屋在20年繳清房貸後,屋齡可能已超過30年,到時的裝修、維護等都是一大筆支出。如果轉手買賣,以房子的折舊算下來,景氣不佳可能賣的價錢不會太好。
舉例說明:如果要買一間35坪、總價1200萬的二手屋,頭期款420萬、房貸780萬、貸款利率2.5%試算下來,20年要付出的成本已超過1,400萬。
但如果改成租屋,把頭期款及每月省下的錢用於投資,投資報酬率以5%計算,預計20年後可累積到1,200萬資產,甚至更多,而且這筆錢隨時能動用,不必擔心市場景氣不佳、房子賣不掉或折舊等問題: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